汽車底盤「全包式護板」是否要安裝,比如電動汽車?

近期有不少網友留言諮詢關于汽車底盤護板是否要安裝的問題,這個改裝項目在燃油車時代幾乎沒有人討論了,為何近期又變成熱門了呢?

究其原因在于動力電池組。

電動汽車和大部分插電混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組都在底盤位置,電動汽車多為長方形的「大塊電池包」,底盤整個整的就是個電池包外殼;插混車也有部分是完整的長方形,其次則是以倒置T型電池包為主。

圖1、電動汽車底盤

圖2、插混汽車底盤

不論是哪種電池組,只要在底盤上就有托底損壞的風險,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;那麼是不是說有必要安裝一塊金屬材質的全包式下護板呢?至少我們不會這麼說。安裝護板的弊端是非常突出的,不過這個問題放在第二節來解讀,第一節重點講解車險。

質保 碰撞

大部分車企都會提供首任車主的三電或電池組的終身質保,也有車企提供儲能裝置(電芯/電池)的無限制終身質保,車輛續航的正常衰減(電池組容量減少)不用擔心,只要電池組總成沒有損壞即可正常換新。

不過因駕駛導致的電池包破損不在車企的質保范圍內,因為這不是質量問題;但是車險是可以承擔責任的,托底交通事故導致電池包損壞,商業車險中的車損險就可以啟動使用,用來更換全新的動力電池包。那麼既然有了車險的保障,為什麼還要自費安裝發動機護板呢?要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商業車險已經漲價了,沒有必要這麼地「替車險考慮」。

安裝底盤全包式護板的弊端解讀

首先講燃油車,燃油車的底盤一般都沒有全包護板,最多會有發動機下護板;因為底盤的鋼板不需要擔心托底磨損或碰撞,發動機的油底殼卻很容易損壞。然而有趣的是量產車的發動機基本都沒有護板包裹,更不會用金屬材質的護板,下護板大都環繞在發動機之前,說是護板更像是一塊導流板。

其實這塊護板的主要作用就是導流,讓進入底盤的氣流按照固定的方向流到車尾,防止在底盤下面形成亂流,亂流是會影響車輛行駛穩定性的;至于油底殼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脆弱,作為曲軸箱一部分的油底殼基本都是鋼板衝壓,強度並不低。

底盤位置沒有設計出留給加裝護板的孔位,這是真的。

沒有哪個品牌的車輛會在底盤位置開好孔,留給用戶自行加裝護板作為錨點使用,底盤上的孔不是用于加強結構就是用于輕量化;那麼利用這些孔安裝護板就會影響底盤的強度,在底盤扭轉變形的時候,勢必會因為螺栓產生對底盤材料的影響;而加裝的護板就變成了「井字架」,甚至于讓獨立懸架的汽車變得有些非獨立懸架車輛的駕駛感受。

原因在于護板通過兩車的螺栓固定住之後,護板就變成了「扭力梁」,車身允許的正常扭轉會受到鋼板拉力的影響。

私家車基本都是承載式結構,在運行時會有且允許相當程度地扭轉變形,加裝護板後會影響變形量,車輛的駕駛感受會變得非常怪異;重點是固定護板的孔不是用來固定護板的,在扭轉時這些孔位的鋼板就會承受本不該承受的作用力,能說對于底盤整體結構強度沒有影響嗎?

有些自行在減振器塔頂安裝頂把的改裝車,在激烈駕駛的時候會對塔頂鋼板造成嚴重的金屬疲勞,最嚴重的結果是塔頂鋼板直接斷裂;所以加裝鋼板對底盤強度是必然會有影響的,任何在原車基礎上的改、加裝都會有些影響。

最後需要了解的是底盤護板擋不住什麼碰撞,動力電池組的外殼材料強度本就很高,結構強度更高;比如某國產電動汽車的鐵鋰電池組已經嵌入車身,作為提升整車強度的結構件使用,不論是特殊的電芯還是總成都非常「硬」。所以加裝護板也有可能是電池組沒有問題、護板白白破裂,護板破壞底盤結構強度,甚至于在碰撞時影響車輛的正常潰縮緩衝,車輛反而會更嚴重的受損。

汽車不建議加裝護板,嚴格來說是有弊無利的。


用戶評論

2023/3/30 9:38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