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車最重要的是條件反射,正確的駕駛方式有利于培養正確的條件反射,很多人說:「腳不踩油門就應該把腳放在刹車上是正確的。」這就是典型的錯誤駕駛方式。
如果習慣性地把腳放在制動踏板上,腳就會形成肌肉記憶,遇到事情確實可以第一時間踩下刹車,但這都是在大腦清醒的情況下,並且都不是在突發狀況的前提下。
我們來想象一下這樣的開車場景,汽車在上坡時需要踩油門,但是突然竄出一個小孩,需要第一時間踩下刹車,可由于平時習慣性地把腳放在刹車踏板上,條件反射式地認為腳踩下去就可以刹車,往往這就是油門當刹車踩的根本原因!
我們可以看一下生活中發生「油門當刹車踩」的案例,基本上都是在「加速過程中需要緊急制動」時造成的。
還有一部分人是倒車過程中出現了誤踩油門,原因其實很簡單,倒車過程中車速較慢,需要輕踩一腳油門提升車速。
但是在輕踩油門過程中出現了突發狀況需要緊急制動,又是條件反射式地認為踩下踏板就可以刹車,往往造成汽車突然急加速沖了出去。
平時誰也不會把油門當刹車踩,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出現,很多事錯了可以重來,但是開車容不得一次錯誤,往往造成的後果讓人難以承擔。
大家可以細心留意一下路上經常無緣無故「刹車燈」亮起的汽車,很多後車司機誤以為是前方出現了突然狀況,大家都跟著一起刹車,可是過一會卻發現路況一切正常。
這就是司機習慣性地把腳放在刹車踏板上造成的,而這樣做會造成3大錯誤!
1、由于刹車踏板較高,並且非常靈敏,腳稍微碰到刹車踏板就會觸發刹車燈亮起,一是容易讓後車造成誤解,二是容易刹車片長時間處于輕微磨損狀態,會縮短刹車片的使用壽命。
2、腳不踩油門就把腳放在刹車上,刹車踏板太高,腳沒有辦法以舒適的姿勢擺放,也沒有辦法借助刹車踏板節省力氣,長時間腳掌保持立起來的姿勢,非常容易導致腳腕疲勞,造成腳反應速度變慢,反而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。
3、最為嚴重的還是前面說的形成了錯誤的肌肉記憶,造成在突發狀態時條件發射地認為踩下踏板就是制動,往往造成油門當刹車踩。
一、如何才是正確的開車方式?
腳跟放在刹車前,保持斜踩油門,這樣才可以養成正確的肌肉記憶,需要刹車時,腳正著踩下去就是刹車踏板;需要加速時,腳斜著踩下去就是油門踏板。
當我們不需要踩油門踏板時,腳可以斜放在油門踏板上,也可以斜靠在車身上,這樣借力不會造成任何影響,長時間開車也不會造成腳部疲勞。
當我們養成正踩刹車、斜踩油門的肌肉習慣以後,無論發生任何突發狀況,我們都會條件反射地用腳正著踩下刹車,這樣不僅不會誤踩油門,發生任何突發狀況反應速度也會變得非常快。
為什麼女司機更容易誤踩油門?
作為一名女司機,腳只有38碼,相比于男司機動不動就是42碼的大腳,很多時候女司機的腳很難以用舒服的姿勢踩到刹車踏板。
我見過很多女司機朋友,她們總是習慣性地抬腳踩刹車,由于腳跟經常離地,踩油門又需要移動腳的位置,要是遇到交通擁擠的路段,女司機就需要來回移動腳跟。
這樣做既無法形成正確的肌肉記憶,也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找到刹車踏板。
我有一位女生朋友,腳只有36碼,但是卻在開寶馬X5,很難以正確的姿勢開車,她經常是低頭找刹車踏板在什麼位置,更恐怖的是經常需要輕踩踏板來判斷是油門還是刹車。
我和她說這樣的開車方式很危險,可是她說腳太小沒有辦法,我對這類女司機的建議很簡單,別開油門踏板太高的車了,還是買一輛合腳的車來開吧,這樣對自己和他人都是負責任的表現。
二、養成讓速不讓道的好習慣,別讓他人的錯誤變成自己全責
我們在開車的時候,大多數司機都知道保持好安全車距,可是保持了安全車距就避免不了被加塞別車。
大家都知道讓速不讓道,可是遇到加塞總是下意識地往邊上打一把方向,或者有些司機為了避免頻繁刹車,也是下意識地往邊上讓一下。
開車遇到加塞,最好的辦法就是輕踩刹車讓速,但有些司機就不願意讓,甚至出現了踩油門加速,往往造成了剮蹭事故。
雖然是前車加塞全責,但是耽誤了時間、精力,第二年保險上漲,以及賣車時貶值,這些都是自己的損失,所以讓速才是最正確的做法。
如果習慣性地讓道,旁邊車道沒有車還好,前車加塞就不了了之了,可一旦下意識讓道沒有觀察旁邊車道,由此發生了剮蹭事故,那麼就是我們自己全責了,往往遇到這樣的剮蹭事故是最委屈的。
因此,還是那句話,讓速不讓道,每天都告訴自己,別讓他人的錯誤變成自己全責。
三、變道過馬路一定要穩、准、快
很多司機開車總是猶猶豫豫、慢慢蹭蹭,這樣的開車習慣,不僅容易造成交通事故,還會影響他人的行車安全。
當我們開車需要往「左車道」過馬路時,可以提前10秒打開左轉向燈,讓後方汽車有足夠的反應時間,慢慢降低車速,並儘量往左靠,但不要壓線,讓後方直行車輛可以靠右通過,避免造成後方車道擁堵。
當我們打開左轉向燈後,對面車道的汽車同樣也收到了我們要變得過馬路的資訊,不想讓的汽車會加速通過,想讓的汽車會適當降低車速,我們要做的就是觀察是否有安全車距,只要有足夠的安全車距,立刻踩油門過馬路。
切記不可猶豫,連續變道的路況太復雜,一旦猶豫了,機會轉瞬即逝,並且在變道過馬路發生事故是我們全責。
四、時刻注意前車刹車燈,過路口注意車速
我們開車時不僅要關注前方一輛車的動態,最好是能關注到前方2-3輛汽車的動態,如果是轎車視野有限,我們可以適當往左靠一些,與前方車輛錯開視線,這樣就可以同時觀察2輛車以上的動態車況了。
這樣做的好處有助于我們及時了解路況,避免前車突然急刹車來不及做出反應,也可以避免我們刹住車了,後車刹不住。
我們要做的就是前方刹車燈亮起,我們也要輕點一次刹車,一是降低車速,二是提醒後車,這樣開車才是防禦性駕駛,有效避免追尾事故。
五、不要碾壓路上任何物體
我以前開車的時候發現路上有一個快遞的塑膠袋,以為真的只是塑膠袋,結果輪胎壓上去發現是硬物,輪胎發生了異響。
當時很心疼,只好開到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下車查看,還好輪胎沒有發生鼓包,不然換個輪胎就得上千元了。
因此,我們在開車的時候,無論是什麼物體都不要輕易碾壓,不然帶來的後果是無法預知了。
六、不要單手扶方向盤
錯誤的開車方式有很多,其中單手扶方向盤最為常見,很多人說開了10年車,行駛50萬公里,一直都是單手扶方向盤,從來都沒有出過事。
開車出現事故都是在緊急情況下發生的,單手開車習慣了,發生任何事都是習慣性的單手操作,在緊急狀態下,單手操作方向沒有雙手操作方向盤反應速度快。
有些讀者提出了不同意見,認為自己單手打方向盤也很快,那麼大家開車的技術有賽車手嫺熟嗎?他們開車為什麼總是雙手扶方向盤呢?
汽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,方向盤非常平穩,只需要輕微扶正即可,但意外總是會出現,一旦出現爆胎,方向盤瞬間就會失控。
雙手一直放在方向盤上和出事了再雙手扶方向盤可能只相差一秒,但造車的後果卻千差萬別,方向盤失控時,只有雙手在第一時間用力扶住才能避免汽車出現失控,才能把事故降到最低。
還有就是方向盤上有安全氣囊,雙方握在方向盤的3點和9點方向,在發生碰撞時有利用安全氣囊順利打開,可以說,正確的開車方式是方方面面地增加行車安全。
腳不踩油門就應該把腳放在刹車上這種操作習慣是錯誤的,正確的做法是:腳跟放在刹車前,保持斜踩油門,腳正著踩下去就是刹車踏板,腳斜著踩下去就是油門踏板。
當然了,開車最重要還是謹慎為主,遵守交通,切記不要心存僥倖,讓我們每一次出行都能夠平安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