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汽車沒有備胎幾乎是行業標準,不論是純電動、插電混動還是增程車都沒有,那麼跑高速的時候如果爆胎了要怎麼辦呢?
先看一組數據:
爆胎導致交通事故的比例,0.43%
爆胎事故受傷率,0.42%
爆胎事故死亡率,0.42%
這是比較早的統計數據,近些年的標準會有所波動,不過數值仍舊不會有多高。一千起交通事故中只有4.2起是由爆胎引起,而車輛以中高速駕駛時只要爆胎則失控機率是非常接近100%的;由此可見車輛的爆胎率并不高,大部分情況都是扎破后漏氣。
漏氣不用用擔心,只要將車輛快速的停下來,之后用隨車工具進行修補即可;沒有備胎的新能源汽車都會有充氣泵和補胎液,修復的方式很簡單,只要把補胎液壓入輪胎即可自然反應并修復破損位置。當然如果不是扎穿而是劃傷很大的口子就沒法修復了,只是這樣的機率也不高。
用補胎液修復后的輪胎建議就近到維修店進行系統修復,清理掉補胎液以防止腐蝕輪轂和輪胎。
長途駕駛的時候并不用擔心爆胎,只需要在出行之前對輪胎進行仔細的檢查;首先要檢查輪胎的磨損程度,如果胎冠位置磨損到刀槽里凸起的橡膠塊,輪胎的抓地力就會變得很差,壓到異物的時候也容易爆胎,這樣的輪胎已經不適合跑高速和長途了。
第二步要檢查輪胎的老化程度,先看胎冠刀槽底部是否開裂,僅有裂紋可以繼續使用,如果已經有明顯能看出的裂縫則不建議繼續使用;因為胎冠始終與地面接觸,高頻率的起伏撕扯很容易導致爆胎。側壁一旦出現裂縫則有必要及時更換,因為側壁的結構強度是最弱的。
最后要檢查的是輪胎是否有鼓包,如果在輪胎的內外側壁或胎冠位置有小小的凸起,就像是吹起來的氣流,這樣的輪胎一定不能用了;鼓包是內部用于加固結構強度的簾子線斷裂,導致內部氣壓把這一塊的橡膠吹鼓了,長途行駛中一定會因為胎壓的升高導致爆胎,這是很嚴重的安全駕駛隱患。
綜上所述,通過磨損、老化和結構可靠性的檢查后,正常行駛的輪胎幾乎沒有爆胎的可能性,在道路上壓到異物也會以漏氣為主;所以只要在駕駛過程中注意觀察路況就能避免爆胎,只是去越野自駕的話還是容易爆胎吧……不要擔心,截止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還沒有越野車,SUV并不是越野車,而是運動型多用途車,這種承載式結構的車身不宜當作越野車使用,否則很容易造成車身變形。
所以普通的代步車并不用擔心爆胎,有充氣泵和補胎液足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