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欲速則不達」,這句話用在開車上最適合不過了。由于部分車主偏愛「地板油」的刺激,加之對部分路況不熟悉,經常成為高速上測速電子眼抓拍的「熟客」,稍有不慎就吃一張超速罰單。
了解下面這幾種測速方式,説明大家少吃虧。
#1 定點測速
說到定點測速,大部分車主都比較熟悉,就是常說的 「電子眼」,不僅在高速公路上很常見,在市區道路以及鄉村道路上,也經常出現它的身影。車輛通過時,它會利用高清攝像頭進行測速,出現超速行為立即會被拍照。
這種 測速點位置較為固定,且經常出現在限速標誌附近,大部分車輛導航也都收錄了測速的位置,進行準確提醒,方便車主時刻注意車速。
#2 流動測速
流動測速其實也屬于定點測速的一種,不同點是比較靈活,交警部門通過在不同路段設置流動測速點,安放臨時測速設備來對路段車輛進行測速監控。
如何得知路段是否在進行流動測速
根據 《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常式規定》:使用固定式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測速的路段,應當設置測速警告標誌。使用移動測速設備測速的,應當由交通警察操作。使用車載移動測速設備的,還應當使用制式警車。
如果在行車過程中發現路邊 設有測速警告標誌,或者執勤的警方人員和車輛,此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車速是否高于路段規定的限速,及時減速慢行。
#3 區間測速
區間測速經常在一些高速公路和一些省道上出現,通過在同一路段上佈設兩個相鄰的測速點,測量車輛經過前後兩個測速點的時間來計算車輛在該路段的 平均行駛速度,並依據該路段上的限速標準判定車輛是否超速。
舉例說明:
某高速路段測速區間距離為10公里,該路段限速每小時120公里,車輛如果用5分鐘或多于5分鐘的時間跑完,那麼其平均時速就低于120公里符合限速要求;如果在通過該區間耗時不足5分鐘,那麼就會判定為超速。
如何通過區間測速路段?
1
第一個測速點別超速。區間測速路段中,只有車輛在第一個測速點被拍到了超速,才會被納入測速監控范圍內。所以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看到區間測速路段標識後,將速度降低到限定速度以內,穩定勻速通過。
2
如果在第一個測速點超速被拍,要第一時間減速到規定時速,到達第二個測速點時,只要平均時速不超過規定時速,也不會被判定為超速。
3
此外,不要抱有僥倖心理。
比如:企圖通過不斷變道規避「測速裝置」;超速後在服務區休息,湊夠時長再出測速區域。這些都是不可取的行為。
一般區間測速路段內,還會輔有 定點測速、流動測速等手段,忽快忽慢不但依然有被拍風險,更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隱患。
最後,無論何種測速方式,最終目的都不是為了罰款和扣分,而是為了約束駕駛員行車安全的行為,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。只有安全警鐘長存心中,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出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