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們常說「手有余糧而心不慌」。在當今時代,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喜歡將積蓄存放到銀行當中。
不得不說,我們金融管理機構對大家的錢財管理制度還是做得很到位,存款的時候不僅能保障老百姓們的錢財安全,還提供了多種報酬方案。
常見的存款方案就有活期、定期和大額存單,相對而言,基層老百姓肯定會選擇定期存款。
那麼當你在做定期存款事務處理的時候,銀行工作人員通常會問你「選存折還是電子存單」?
存折就是一本擁有十幾頁的紙質小本子,里面能詳細地記錄儲戶的存款金額、時間、利率等多方面的個人信息。
而電子存單是無紙化的一種存款方式,到時工作人員會把當次的存款情況直接上傳到本人的銀行卡賬戶,能直接登錄銀行app查看詳細信息。
所以這兩種存款方式,究竟會有什麼區別,是錢存得比較多?還是有其他好處?
不要著急,慢慢往下了解,年紀越大的朋友或許越要弄清楚。
曾經有一則新聞報道是這樣記錄,在湖北有一個家庭,劉先生的父親突發意外離世,家中幾個兄弟姐妹皆在外打工,母親早在前幾年也先走了一步。
這場意外讓大家都猝不及防,傷心之余也只能慢慢整理父親的遺物,將家里收拾好。
在收拾的過程中,看到了一張存折,本來孫先生也沒想過會有錢,隨意打開一看,剩余錢款居然有3萬元。
這讓全家人都震驚到了,沒想到這些年寄回家的錢,自己的父親都沒怎麼舍得用。如今還存在卡里,當然也得給取出來。
當孫先生將存折帶到銀行想要取出所有錢財的時候,卻被拒絕了,存折取錢必須要有持本的本人到場才能撥錢。
孫先生不由得犯愁,但好在最終和銀行做協調之后,才順利地取到了錢款,其實社會上類似的事件還是挺多的。
當家中老人離世,留下的存折我們該怎麼處理?
其子女需要到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、關系證明,帶上本人的身份證和離世者的身份證到公證處辦理相關手續,銀行才會將錢給你提取出來。
所以,存折的弊端也很明顯了,不僅攜帶不方便,而且取款流程比較麻煩。
尤其是老人離世的時候,取錢要等那麼多手續,十分耽誤自己的工作時間。
再加上存折放在家里還不容易被發現,甚至如今的年輕人都不認識存折長什麼樣子,很容易就會遺失,當存折長時間沒有流水記錄,就會被直接上繳國庫。
但優點也有,存折也正是因為只能本人領取,所以防盜系數很高,就算被別人撿到也不用擔心資金損失,更不用擔心黑客。
那麼再來說電子存單,也就是銀行卡,小小一張攜帶方便,取款靈活,帶上卡就能直接到自助取款機取到錢。
而且查看流水的時候,隨時隨地就能在手機看到,甚至想辦理某些簡單業務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,但是被盜刷的風險系數高。
因此,要本子還是不要本子,跟存款時能獲得的利息多少無關,最重要的是適配性。
像是老人對手機功能不了解,存折對他們來說就更好,年輕人習慣電子產品的使用,也就會喜歡銀行卡了。
總而言之,存折和銀行卡各有優劣,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,有不少的老年人就很喜歡玩手機,也會選擇使用銀行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