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體驗,前天陪我嫂子去看Levin,我嫂子不到一百斤,在車門上靠了一下,車門就凹進去了,挪開身體鐵皮又反彈回來,用手按了一下都能按動。其實車輛安全性這方面我也研究了很長時間,得出的結論就是日系真的不安全,安全性分兩個方面,一個是車輛的安全性,一個是車上人員的安全性,車輛的安全性在于整車的構架骨架,鐵皮薄點厚點並不影響車輛的安全性。第二是車上人員的安全性,和車的骨架構架有關,也和車上搭載的安全配置有關,就好比車報廢了人還在。
但是這裡面有一個誤區,就是鐵皮的薄與厚,在車輛發生小事故時無論車皮的薄與厚,車上人都是安全的,但是車輛的受損程度不同,比如小的碰撞法系車可以連車漆都不掉,日系車可能半個車頭都不見了,但是車上人都沒事,並不能說日系車不安全。其次還有一個誤區,我說了車輛的安全性和整車剛性構架有關,光說日系車車皮薄不安全其實是錯的,因為日系車的整車剛性,構架還有防撞梁之類的真的做的很一般。
現在只談車身安全結構,不談電子配置,固然,車身覆蓋件的厚薄對被動安全作用不大,但是,在輕微的剮蹭和碰撞中,覆蓋件厚的車身,損傷就可以更輕,可以節省維修成本。而連一個厚一點的覆蓋件都不願給你的,你以為它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給你特別好的材料?這是其一。
第二,車身安全結構用料,這裡面大有講究,高強度鋼材用在哪些位置,量是多少,強度到底達到哪個數值,分佈比例是多少?國產日系車比國外同型車偷工減料的太明顯了,高強度鋼材抗拉數值縮水,使用量縮水,分佈比例縮水,所以造成輕微碰撞覆蓋件損傷嚴重,大碰撞車身結構受損嚴重,駕乘人員安全堪憂。
至于說車重,由于日系車成本控制極嚴,能用鋼材絕不用鋁材,而且,鋼材是不是高強度鋼,跟重量無關,用車重來判斷安全性是不正確的,只跟車身結構設計是否優良和使用的鋼材材質有關。我一個朋友是一個車險理賠員,他說這輩子他都不會買日系車,看過太多的事故,鐵皮薄不薄的不討論,同樣的撞擊力度,日系大部分車型都不行,只能說吸能效果好的很,都吸到自己車上了。
我還有個朋友開了二十多年的事故清障車,他說:「在拖車的時候發現傷人最多的還是日本車,一般歐美車傷人比較少、日本車在200萬以上高端車安全性還是很可靠的,如果是想買40萬左右的還是不要考慮日本車,畢竟生命只有一次。」